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筷子的长度为什么是七寸六分(为何古人要求筷子长7寸6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2:46    

书同文,车同轨。

老祖宗很早便对计量单位与很多事物都做出了规范,有着天下归一的壮志。

到现在其中的许多规定,让我们在日常中只会使用,大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

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秤与筷子,都有着自己的含义。

为什么斤两不是十进制,而是16两为一斤呢?

而筷子怎么都是7寸6分,在使用时却顺手无比,其中有哪些讲究?

这些事物虽然平日中随处可见,但蕴含的智慧却并不平凡。

大家常常比喻一些东西相同的时候,会用到“半斤八两”这个成语。

就是出自1斤16两这个计量方法,用来比喻两者之间没有差距。

但这个计量方法其实刚诞生时,其实与这个的计量不同,而是1斤13两

而这就要提到古代最出名的工匠鲁班了,这种斤两就是他提出来的。

当时的人们在商贸的时候,经常因为交换不相等而产生矛盾,大打出手的都有。

正所谓有了需求,才会有进步,古时的人们为此生出了困惑。

这才让他产生了灵感,如果称重能够的统一的话,那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最早的称量工具“秤”就出世了,而它的材质也取自树木,也很好普及。

其中的计量单位也非常有讲究,古时的人们非常讲究天文,认为其中藏有大学问。

干什么都要讲究天时,在卜算时也会借助星宿来辅助,这样的智慧更是影响到了后世的我们。

古时的夜空满天星斗清晰可见,因此他便结合了北斗与南斗一起的星球数量。

一共13个单位作为计量,或许现在听起来有些无厘头,但却隐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

这也证明了当时的先民只是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不是傻

那么之后是怎么变成了如今的斤两计算方法,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而首先便要从日常上做出改变,也有了“统一度量衡”这一个概念。

之后在“大一统”后,自然要将天下的事物都做出个规定,才能更好的连成一个整体。

这一步虽然很是艰难,但迷人的老祖宗却有着深谋远虑,坚定要将它完成。

于是在一众能臣的钻研下,将之前鲁班的计量规定给更改了。

毕竟虽然是对应着新宿,但在使用后却非常别扭,毕竟13是个奇数,便改成了16

而16这个数利于乘除,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加了“福禄寿”这三颗星星。

这也构成了16颗金星的局面,毕竟尊天数一直是古人的想法。

老祖宗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从实地考虑而不效仿先贤。

直到我们在与世界进行对接的时候,又因为计算单位的差异生出了问题。

国外都是以十进制为主,没有我们其中那样蕴含深意,但为了同步还是做出了改变。

这才有了现在的称重概念,一斤就是10两,与时俱进一直是我们承载的态度。

这种变化能够为我们带来好处,使我们与世界接轨,这个改变就是有益的。

并且即使做出了改变,但它所带来的蕴意就如“半斤八两”一样影响着作风。

而这种智慧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源远流长,传承不息。

除了斤两蕴含着深厚的含义,筷子这种吃饭用的“家伙事”,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说法。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文化被日本学了个大概,但却不知精华。

其中筷子也是如此,他们的筷子随着生活习性的不同做出了改变,筷身短小,筷头尖。

但我们的筷子却有着“天圆地方”的含义,也有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

一端圆润作为进食所用,不会伤到嘴巴,一头正方,用来稳定它放下的位置。

它的自身更是蕴含着乾坤,符合着阴阳,难以想象小小的筷子之中竟有着如此的学问。

大家都知道“乾坤”这个词,就是天地的意思,其中天被称为乾,而坤就是指的地。

其中方头那端被意为地,被大家握在手上,有着稳重的寓意。

而圆端则是对应着天,用来吃食,也延伸出了“民以食为天”这样的语句。

并且筷子成双对,也有阴阳相交的意思,只用一根无法吃饭,两根在一起才能作为餐具。

但为什么要说筷子被传出去后,他们没学到精华呢?

其中最值得说道的就是它的长度问题了,大家能发现他们的筷子长短不一。

而我们的却一直保持着7寸6分这样的长度,这不光是为了一样长度才随意定下的。

大家小时候都有着练习筷子的经历,更是因为使用不标准被父母打过手。

这样的教育下也让使用筷子成为了我们的本能,能够轻松地使用。

既然它需要练习才能使用,那么我们换一种物品来就餐不就好了。

但古人却一根筋的就要用它,因为它代表的更加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使用它的时候,也是有着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它长7寸6分,而其本身就是对应着人们的情绪,也就是“七情六欲”。

当大家能够熟练的使用时,也象征着要驾驭自己的感情了。

被感情所只配的是动物,而能够驾驭它的才能被称作人。

因此常常责骂不干好事的人时,便会用“禽兽不如”来形容。

筷子通过这个长短,将古人的谆谆教导写进了这个能够一直流传的餐具里。

即便相隔千年,但却依旧在教导我们为人之道,在理智与感性之间寻找到一个握点。

在任何的事物中,都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刻度,使我们能够进退自如。

而这种“筷子”如臂挥使的使用,将眼前的美味送入口中,这也就是我们所提的“中庸”。


这些平常生活中的“小物件”能够流传到现在,自身的背后都有着人生的学问。

当在我们面临着困难时,不妨借鉴古人的智慧,做出有利的改变,相信会有所启迪。

而这些老祖宗们送给我们的“礼物”,也值得我们珍惜与弘扬。

它们在适应了现在的时代后,也会以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信息来源:中华网:《你知道祖先为什么定一斤为十六两、筷子长七寸六分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杆秤:半斤八两2000年 定盘星的来历有个跟李斯有关的传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三八文章网